长江新材布局随县钾长石全产业链 推动高新材料产业集聚发展
来源:长江新材 | 时间:2025-11-12

    机械轰鸣,车辆穿梭,清澈的水流在现代化的生产线上冲刷着原矿——在随县吴山镇,这座刚刚建成投产的钾长石矿山,展现出一派不同于传统矿山的崭新景象。这里产出的不仅是优质的矿石,更承载着一个致力于实现从原料供应到新材料价值提升的产业梦想。

这座由上大南冲钾长石矿山为核心构成的产业基地,由长江新材旗下长江产投绿色材料随县有限公司投资建设,总投资约1.5亿元。矿区范围内钾长石矿石储量达1181.2万吨,年设计生产能力100万吨,是湖北省规模最大、储量最丰富的钾长石矿山。此外,公司还持有一宗探矿权,推断资源量2428.4万吨,总储量规模近3600万吨,为产业长远发展奠定了坚实的资源基础。

高效推进:项目建设与地方协同并进

作为长江产业集团旗下长江新材公司重点自建项目,该矿山自取得采矿权至建成投产,整体推进紧凑。项目团队驻扎一线,不仅高效完成20余项关键审批,更通过与村委会协同,深入沟通群众,圆满完成28户坟地迁移工作,以务实行动赢得广泛理解与支持,有力保障了工程顺利实施。

产业链延伸:构建一体化产业体系

为实现资源价值最大化,公司积极推动产业链向下游延伸,着力构建从行业规划、原矿开采、精深加工到品牌营销、生态修复的钾长石全产业链体系。通过赴福建、河南等产业成熟地区考察学习,公司编制了《随县钾长石产业发展调研报告》,并以此为基础推动建设随县钾长石科技产业园。

园区分两期推进,目前一期工程主体结构已完工,正进行设备安装,预计可实现年产100万吨钾长石精粉;二期计划投资8亿元,打造集开采、加工、研发及铁路装卸服务于一体的综合性产业基地,进一步提升资源转化效率与产业能级,真正让矿石成为驱动区域产业升级的“金石”。

创新引领:从“建材”迈向“新材”

在技术驱动下,钾长石正从传统建材原料向新材料领域拓展。公司与武汉理工大学硅酸盐建筑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达成合作,重点布局五大新材料方向:一是能源陶瓷,生产储能陶瓷、燃料电池隔膜等产品与装备;二是环保陶瓷,开发球状、管状、块状等多形态环保陶瓷材料;三是信息陶瓷,对接武汉光信息产业,研发用于光纤连接的高技术陶瓷接头;四是生物陶瓷,生产具有生物相容性的人体关节、牙齿等生物医疗装备;五是军工陶瓷,利用陶瓷耐高温、耐腐蚀特性,制造螺旋桨、防护装甲等军用部件。

通过整合武汉的科研、人才优势与随州的资源、成本优势,公司正全力打造钾长石高新材料研究基地,培育技术创新与产业应用融合的“新材”模式。

展望未来:打造全国具有重要影响力的高新材料产业基地

展望未来,长江新材将持续深化钾长石全产业链布局,发挥规模、技术与机制优势,加快推进钾长石科技产业园及配套设施建设,构建从原料到成品的完整产业生态。力争到2028年,将随县钾长石项目打造成为在全国具有重要影响力的高新材料产业集聚区,为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力,为资源型地区转型升级提供实践范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