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电话:027-87255666
版权所有:长江产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
备案序号:鄂ICP备17026271号-2
公司地址:武汉市武昌区中北路166号长江产业大厦
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系统谋划了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蓝图,意义深远,振奋人心。连日来,集团各级党组织通过多种形式认真传达学习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结合“十五五”规划,推动确保全会精神在集团落地生根,为加快建成中部地区崛起重要战略支点作出“长江产业”贡献。
坚持改革创新 强化中国式现代化的人才支撑
省人才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 徐东
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明确了“十五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蓝图,强调人才作为第一资源对中国式现代化的基础性支撑作用。省人才集团作为我省人才工作的市场化主抓手,将继续坚持改革创新,牢牢抓住人才“第一资源”,强化中国式现代化的人才支撑,为湖北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人才动能。
锚定四中全会精神,筑牢人才支撑根基。
“十五五”时期是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夯实基础、全面发力的关键时期,人才作为第一资源,正是实现这一宏伟目标的关键支撑和核心动力。省人才集团将按照“一体推进教育科技人才发展”要求,继续构建“五位一体”服务体系,推动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融合,为支点建设厚植人才沃土。
总结“十四五”实践经验,夯实发展底气。
组建以来,省人才集团坚持党建引领,聚焦我省“高精尖缺”人才引育,累计引进产业核心人才超1000人;搭建全球引才网络,成立欧洲中心并联动10余个海外人才服务站点,实现海外人才服务常态化;以数字化转型驱动服务升级,推动人才招聘、考试测评、猎聘猎头、派遣外包等基础人力资源服务创新发展、提质增效;大力拓展股权激励、管理咨询、数字人才等高附加值业务,构建多层次人力资源服务体系,为促进“四链”融合发展提供坚实支撑。
谋划“十五五”布局新篇,实现高质量跃升。
未来,省人才集团将坚持重点写好“供需对接、资源整合、成果转化”三篇文章,立足湖北省“51020”现代产业集群发展需求,精准匹配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人才供给;抢抓全球人才流动窗口期,强化海外站点资源集成;以数字化为引擎,着力构建“人才获取、高效配置、价值释放、生态赋能”的全周期、全要素服务体系,推动人力资源向人力资本跃升,为湖北打造高水平人才高地、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湖北实践提供坚强保障。
燃动科创引擎 以专业科技服务赋能新质生产力发展
长江科服党委书记、董事长 陈汉梅
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为我国“十五五”时期发展谋定方向,特别强调加快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引领发展新质生产力。作为科创服务企业,长江科服将深入贯彻落实全会精神,继续在三个方面深化工作:
推进投孵联动的人工智能产业培育。
我们将以“长江孵化营”为核心,依托已初具规模的AI PARK产业集聚区、AI HUB中试验证平台和AI BIO生命健康加速器,构建“以投带孵、以孵促投”的良性循环机制。通过设立专项基金、实施算力补贴和“1元科创计划”等举措,为人工智能领域的初创企业和团队提供“资金+场景+技术”的全要素支持,打造人工智能领域从项目初选、孵化加速到产业落地的全链条培育生态。
构建产品驱动的生命健康服务体系。
我们将以新组建的生命健康事业部为枢纽,整合旗下湖北省医药工业研究院有限公司、药品MAH转化平台,协同湖北江夏实验室,聚焦医疗机构制剂开发、中药新药研发、大健康产品创制等重点领域,搭建“中药+大健康”省级研发创新和公共服务平台,形成覆盖“资源挖掘—概念验证—工艺开发—质量控制—成果转化”的全链条研发、检测服务体系。
构建融合发展的科技服务新业态。
我们将致力于打通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间的“最后一公里”,重点发展“平台化、集成化、生态化”的现代服务模式。以“芯光链”平台、中试基地和概念验证中心为节点,构建覆盖“研发—转化—孵化—投资”全链条的服务网络。通过整合科技金融、技术经理人、供应链管理等要素,为企业提供“一站式、定制化”的集成解决方案,推动服务模式从单一环节支持向全生命周期赋能升级,形成创新链与产业链深度融合的良性生态。
扎实践行产融使命 引金融活水滋养湖北产业高质量发展
长江产融资本党总支部副书记、总经理 徐琪
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为“十四五”收官和“十五五”谋划提供指引。作为集团旗下科技金融服务平台,长江产融资本深刻认识到,金融服务必须与湖北“打造制造强国高地、建设中部地区崛起重要战略支点”的目标同频共振,我们将紧扣全会部署要求,激活“租(融资租赁)保(商业保理)担(融资担保)贷(小额贷款)链(供应链金融)”体系效能,构建覆盖企业全生命周期的金融服务体系。
深化体系协同,打造全周期服务生态。
按照全会“构建科学稳健的金融服务体系”要求,推动融资租赁、小额贷款等业务从“单兵作战”向“协同联动”升级,建立覆盖企业“初创期—成长期—成熟期”的全生命周期服务机制。针对集团8大产业发展需求,定制“一产业一方案”,实现金融服务与产业发展同频共振。
聚焦战略领域,做好“五篇大文章”。
将科技金融作为重中之重,加大对高新企业的支持力度;依托湖北绿色发展优势,发展绿色融资租赁、绿色担保业务,助力产业绿色低碳转型;通过普惠金融服务,提升小微企业融资可得性。
强化风险防控,筑牢稳健发展底线。
落实全会“坚持统筹发展和安全”原则,筹备建立基于产业数据的风险研判体系,通过“租保担贷链”各业务板块信息共享,精准识别风险点;加强与政府主管部门、金融机构、核心企业的协同,构建“风险共防、利益共享”产融合作机制,在服务产业发展中实现自身稳健运营。